每逢节假日,位于渝中区的戴家巷、山城巷、十八梯等景点游人如织,经过改造修缮,它们已经成为重庆的一张张名片。
“我一直很关注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问题。”2月2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渝中区副区长高琳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已超1200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备受鼓舞,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2月22日下午,高琳谈及全国政协委员这一新身份时坦言,倍感光荣的同时她也深感压力,“我常年在基层工作,但提案建议要站在全国的维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必须不断学习,了解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高琳说,我国在城市演变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真实记录了城市发展变迁,是千百年来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截至2022年,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已超1200片。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在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上做了不少工作。”高琳介绍,比如强化普查认定、系统安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修复修缮等。
然而,由于当前历史文化保护实践主要依托认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但其认定需符合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优秀的近现代建筑集中、地方城市肌理独特的风貌片区急需进行认定,促使各地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片区加大保护和利用的力度,让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当下。
此外,历史文化街区还普遍存在业态、定位趋同,改造成本高等问题。
扩大保护认定范围 减少资源破坏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多处建筑历史悠久,其城市更新进度也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渝中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近年来,渝中区顺应城市肌理,精品打造中山四路等3个历史文化街区、十八梯等9个传统风貌区、三层马路等7个山城老街区,精心实施149处文物、44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每当夜幕降临,游人如织。
在之前的履职中,高琳也曾围绕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建设、制定城市更新管理办法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并提交了《关于传统风貌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调研情况,她认为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还要加大力度,应该在当前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资源的研究认定,划定传统风貌区及风貌建筑,并给予配套支持政策,尽可能减少城市更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
同时,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希望在此过程中拓宽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高水平规划、提升工艺水平,更好地在保护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高琳说,渝中区的城市更新走在全国前列,她也希望能总结提炼经验,为其他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摄影 任君
编辑:郑亚岚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
关键词: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