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豉,是阳江特产,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
(资料图)
2、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
3、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
4、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
5、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
6、《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7、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
8、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9、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
10、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
11、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12、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13、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
14、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
15、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
16、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
17、一晃过了一个多月。
18、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
19、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
20、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
21、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
22、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23、 又过了十几天。
24、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25、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
26、拿出一尝,香浓可口。
27、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
28、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
29、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
30、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
31、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32、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
33、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4、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
35、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
36、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37、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
38、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
39、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
40、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41、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
42、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43、 -------------------------------- 大概是阳江豆豉的历史是如此了。
44、更多请到阳江家园里的《走进阳江》版块看看。
45、里面收集了不少关于阳江的历史,风土人情,阳江特产的相关资料。
以上就是【阳江豆豉厂,阳江豆豉】相关内容。
关键词:
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