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刘云鹤
7月3日上午,山东省政协召开2023年第三次月度协商会,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商议政。
龙口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万平介绍,多年来,龙口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域统筹、一体发展,推动要素资源下沉农村、反哺农业、惠及农民。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和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
一是聚势谋远,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大力实施“10+3工程”,“10”即实施“十大城市区片”开发建设。按照“连片打造,集群带动”的思路,启动实施“十大城市区片”建设,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1.42%。“3”即制定三大领域支持政策。围绕破解“人、地、钱”要素制约,出台“聚才兴龙‘金十条’”“涉农土地一事一议”“财政资金撬动奖补”等政策措施。近5年来,每年安排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对农业现代化示范创建等10多个领域实行专项奖补、培育,用大投入、大扶持,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以工促农,蓄足城乡融合发展的源头水。发挥工业基础强、工商资本活的比较优势,做好系列文章。产业联农方面。锻精拉长粮油及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链条,并以产业为纽带,推动农户、合作社与市场有机衔接。发展“链上”上市企业2家、规上企业50家;建立专业合作社1601个、家庭农场304个,惠及农户5万余户。资本下乡方面。绿杰股份等300多家企业资本注入农业。格润富德公司投资5亿元、流转土地1万亩,带动8个村、1600多户群众增收。科技赋能方面。实施科技强农计划,依托现代果业等4个省级研发中心,每年推广应用新技术10个以上;全市“三品一标”认证108个。
三是以城带乡,塑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统筹采取“1+2”模式,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1”即做强“一体化共享设施”。投入50亿元开展农村路网建设、供水保障等“七大行动”,纵深推进城乡环卫等N个一体化,全市农村规模供水覆盖率达92%,行政村通硬化路比例达100%。荣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即做优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黄山馆镇跻身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借势全国、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双试点”和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开展文明乡风行动,网上注册志愿者达17万多人,约占户籍人口1/4,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跃居全国县域第一。
下步,龙口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创新举措、聚力突破,用实干实绩答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龙口答卷”。
关键词: